中兽医基础|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生理作用和病理现象的依据,对于辨证、用药以及针灸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清代喻嘉言也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见掌握经络学说的重要性。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即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即络脉,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经络在体内纵横交错,内外连接,遍布全身,无处不至,把动物体的脏腑、器官、组织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是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表4—1)。其中,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除分布在体表一定部位外,还深入体内连属脏腑;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一般多分布于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
  
  (一)经脉  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十二经脉,即前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与脏腑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是全部经络系统的主体,又叫十二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纵行支脉,故又称为“别行的正经”。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其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是纵行的,左右对称的,但也有横行和分布在躯干正中线的;除与子宫和脑有直接联系外,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不存在表里相合、相互衔接及相互循环流注的关系,故称其为别道奇行的“奇经”。因其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十五大络,即十二络脉(每一条正经都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总共为十五条,它是所有络脉的主体。另有胃的大络,加起来实际上是十六条大络,但因脾胃相表里,故习惯上仍称十五大络。从十五大络分出的斜横分支,一般统称为络脉。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络脉浮于体表的,叫做浮络。络脉,特别是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称为血络。
  
  (三)内属脏腑部分  经络深入体内连属各个脏腑。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同时也各与其相表里的脏腑相联,称之为“络”。阳经皆属腑而络脏,阴经皆属脏而络腑。如前肢太阴肺经的经脉,属肺络于大肠;前肢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属大肠络于肺等。互为表里的脏腑之间的这种联系,称为“脏腑络属”关系。此外,通过经络的循环、交叉和交会,各经脉还与其它有关内脏贯通连接,构成脏腑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四)外连体表部分  经络与体表组织相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筋是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即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中气血所濡养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其功能主要是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皮部是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即皮肤的经络分区。经筋、皮部与经脉、络脉有紧密联系,故称经络“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动物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前肢或后肢的内侧和外侧,每一经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前肢或后肢、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根据阴阳学说,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脏为阴,腑为阳。故行于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属脏;行于四肢外侧的为阳经,属腑。由于十二经脉分布于前、后肢的内、外两侧共四个侧面,每一侧面有三条经脉分布,这样一阴一阳就衍化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各条经脉就是按其所属脏腑,并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来确定其名称。十二经脉的命名见表4—2。
  
  表4—2 十二经脉的命名表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一般来说,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于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背腰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 从十二经脉的分布来看,前肢三阳经止于头部,后肢三阳经又起于头部,所以称头为“诸阳之会”。后肢三阴经止于胸部,而前肢三阴经又起于胸部,所以称胸为“诸阴之会”。
  
  (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脉中气血的运行是依次循环贯注的,即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自前肢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后肢厥阴肝经,再复注于肺,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构成十二经脉循环。其流注次序见表4—3。
  
  表4—3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
  
  营气在脉中运行时,还有一条分支,即由前肢太阴肺经开始,专注于任脉,上行通连督脉,循脊背,绕经阴部,又连接任脉,到胸腹再与前肢太阴肺经衔接,构成了十四经脉的循行通路。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不直接与脏腑相连属,有别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其中,任脉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还有妊养胞胎的作用,故又有“任主胞胎”之说。督脉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有“阳脉之海”之称。十二经脉加上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是经脉的主干。冲脉行于颈、腹两侧,经后肢内侧达足或蹄之中心,与后肢少阴经并行。冲脉总领一身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因任、督、冲脉,同起于胞中,故有“一源三歧”之说。带脉环行于腰部,状如束带,有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的作用。阴维脉和阳维脉,分别具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或阳经的作用。阴跷脉和阳跷脉,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肌肉运动,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总之,奇经八脉出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当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古人将气血比做水流,将十二经脉比做江河,而将奇经八脉比做湖泊,相互间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
  
  [附]马体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
  
  关于十四经脉的循行部位,《元亨疗马集》中提到:“马、牛周身有十二道经脉”,对每一条经脉都记有一个代表穴位,如胸堂心之经,鹘脉肺之经等,但缺乏经脉具体循行部位的描述。20世纪70年代,有关学者在汇总了关于马体经络循行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人体经络的循行路线,绘制了马体经脉循行路线示意图,现附录于后,以供参考。
  
  经络的主要作用
  
  经络能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药物及针灸治疗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方面
  
  (一)运行气血,温养全身  动物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气血的温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必须通过经络的传注,方能通达周身,发挥其温养脏腑组织的作用。故《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二)协调脏腑,联系周身  经络既有运行气血的作用,又有联系动物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上下贯通,左右交叉,将动物体各个组织器官,相互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起到了协调脏腑功能枢纽的作用。
  
  (三)保卫体表,抗御外邪  经络在运行气血的同时,卫气伴行于脉外,因卫气能温煦脏腑、腠理、皮毛、开合汗孔,因而具有保卫体表、抗御外邪的作用。同时,经络外络肢节、皮毛,营养体表,是调节防卫机能的要塞。
  
  二、病理方面
  
  经络同疾病的发生与传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导病邪  当病邪侵入时,动物体通过经络以调整体内营卫气血等防卫力量来
  
  抵抗病邪。若动物体正气虚弱,气血失调,病邪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传人脏腑而引发病证。如外感风寒在表不解,可通过前肢太阴肺经传人肺脏,引起咳喘等证。
  
  (二)反映病变  脏腑有病,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临床上可据此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心火亢盛,可循心经上传于舌,出现口舌红肿糜烂的症状;肝火亢盛,可循肝经上传于眼,出现目赤肿痛、睛生翳膜等症状;肾有病,可循肾经传于腰部,出现腰胯疼痛无力等症状。
  
  三、治疗方面
  
  (一)传递药物的治疗作用  1186年,南宋的张洁古在《珍珠囊》一书中,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首先提出了药物归经的理论。认为药物作用于机体,需通过经络的传递,经络能够选择性地传递某些药物,致使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具有主要作用。例如,同为泻火药,由于被不同的经络传递,则有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泻脾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又泻大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黄芩泻三焦火,柴胡、黄连泻肝胆火,黄柏泻膀胱火等的区分。据此总结出了“药物归经”或“按经选药”的原则。此外,按照药物归经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还归结出了某些引经药,如桔梗引药上行专人肺经,牛膝引药下行专人肝肾两经等。
  
  (二)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  经络能够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针刺体表的穴位之所以能够治疗内脏的疾病,就是借助于经络的这种感受和传导作用。因此,在针灸治疗方面就提出了“循经取穴”的原则,即治疗某一经的病变,就在这一经上选取某些特定的穴位,对其施以一定的刺激,达到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的目的。如胃热针玉堂血(后肢阳明胃经),腹泻针带脉血(后肢太阴脾经),冷痛针三江血(后肢阳明胃经)和四蹄血(前蹄头属前肢阳明大肠经,后蹄头属后肢阳明胃经)等。
  
  总之,经络理论与中兽医临床实践有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在针灸方面更为突出。根据经络理论,按经选药或循经取穴,通过用药物或针灸的方法治疗动物疾病,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信息来源于中兽医药
  
链接来源:http://www.zhongshouyi.cc/pd.jsp?id=265#_pp=0_586_66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