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解表药多性味辛凉,发汗解表作用较和缓,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凤热为主要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证。某些药物还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以及风热咳嗽等证。
柴 胡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应用】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马、牛15~45g;猪、羊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使用注意】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患畜忌用或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