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柴胡

【简介】
    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形状特征】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多年生草本,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丛生直立,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总苞片缺,花小,黄色,花瓣5,花药卵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性味归经】
  
  性味:苦,凉。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药理作用】
 
   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抗肝损、抗辐射损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