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抗计划谈生态健康养殖

 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减少兽用抗菌药等兽药使用量已摆在畜牧兽医行业面前,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变化,是养殖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减抗后如何做好健康养殖,以及规范兽药使用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抗生素减量使用计划

 农业农村部2428公告和2638公告规定,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和喹乙醇预混剂、氨苯砷酸预混剂、洛克沙胂预混剂四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停止生产、使用。近期,农业农村部根据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有关精神,发布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从2018年开始实施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推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模式,减少使用抗菌药类饲料药物添加剂,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兽药残留和动物细菌耐药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今后三年每年组织不少于100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工作,重点实施规范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科学审慎使用兽用抗菌药、减少使用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开展兽药使用追溯四项内容。最近,行业权威人士也在公开场合透露,2020年饲料药物添加剂将全部退出。

 二、生态健康养殖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和停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的步伐明显加快。现行的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尚有29

 个药物品种,其中抗球虫药16种,促生长和抗菌类药13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全部退出后,对养殖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需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实现健康养殖。

 1.转变养殖理念。

 长期以来,养殖业追求高密度、高投入、日增重、高产量,畜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快大型肉鸡为例,40日龄平均达到2.5千克,期间需要使用5~8种疫苗,除出栏休药期外,多数饲料中添加了一种或几种抗球虫药和抗菌促生长药,用药过程伴随着整个生长阶段。为提高药物效果,养殖者往往过量添加、叠加使用。因此,养殖环节进入饲料无药化后,必须转变这种依靠药物维持畜禽健康的理念,从改善养殖环境、改进饲料配方、保护畜禽自身健康、增强抗病能力的角度,转变养殖方式,改变高投入、高产量、亚健康、高残留、低品位的生产格局。

 2.选择合理养殖模式。

 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饲养密度。长期以来,人们将高密度养殖作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加以推广,甚至标准化示范场要求仍沿用白鸡出栏体重25~30千克/平方米,黄鸡20~25千克/平方米的密度。饲养密度高,势必带来动物活动空间减少,空气污浊,易传播疾病。另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饲料中抗球虫药取消后,对雏禽饲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建议将家禽育雏、育成期的地面平养全部改为网上平养和笼养,以减少球虫感染的机会。生猪建议采用三阶段饲养和仔猪适时断奶方式,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和非病源性腹泻等疾病。

 3.打造舒适养殖环境。

 舒适的养殖环境有利于降低疾病传播概率,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畜禽健康生长。一方面,使用良好的环境控制设施。畜禽舍应配置加温、保暖系统,如热风炉、暖风机、暖风管和暖水循环系统,保温箱、自动恒温电热板、地热板等;通风、降温设施、设备,如各种负压大流量风机、湿帘降温、喷雾降温、喷淋降温及水空调等设备,以满足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期的畜禽生理需要,使之有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减少不良环境的应激,增强抗逆能力。 另一方面,要保持清洁的养殖环境。采用科学的清粪工艺,及时清除舍内外的粪污、废弃物、死病畜禽,保持良好的清洁环境,减少蚊蝇等昆虫及病源的传播。加强通风,降低畜禽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保持畜禽舍良好的空气。

 4.科学配制饲料营养。

 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一方面采用高浓度营养配方饲料,同时又使用抗生素来克服高营养饲料带来的问题。动物生长、生产,首先要保障其健康,而动物的健康首先要保障肠道的健康。多数种畜禽企业和预混料企业,为了使其产品发挥最大性能,往往推荐高水平饲料配方,其结果是过度的营养带来消化不良,病原微生物增殖,引起发病。 建议适量降低粗蛋白质和能量浓度,注意粗蛋白质品质;减少磷及铜、锌等微量元素的使用,使用酶制剂、有机酸等,提供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

 5.严格防疫免疫制度。

 取消饲料药物添加剂后,对防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疾病是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是由多病原引起的。在取消药物饲料使用后,可能会增加疫病预防和治疗的压力。首先是严格防疫措施,规模养殖场应做好防疫隔离,减少外源疫病传入的概率。二是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免的疫苗种类一定要免,对畜禽危害大、感染率高的病也要制订科学程序免疫,并定期检测抗体滴度,确保免疫效果。三是看病下药,规范使用。

 三、规范药物治疗,开发使用替抗产品

 1.饲料药物添加剂退出后,商品饲料中不再允许添加药物,规范兽药的使用十分迫切。

 一是规范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严格执行适用动物、用途、用法用量、疗程、休药期和注意事项,杜绝盲目用药、重复用药、叠加用药;二是养殖场采用饲料中给药的,必须将药物进行预混,充分混匀;三是严格执行处方药使用规定;四是认真做好用药记录,实施兽药使用追溯。职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养殖企业用药的监督监管和抽检力度,严厉查处违规用药行为。

 2.开发应用抗菌药替代品。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发挥了类似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作用,或者与抗生素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被人们称为“抗生素替代产品”。应积极开发应用,以应对饲料无药化,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主要有以下几类:

 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类,如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酿酒酵母菌、乳菌杆菌、乳酸球菌等,许多就是肠道定植的益生菌。这类产品功能主要表现为微生物优势群,与病原菌有竞争优势;有生物夺氧功能;有生物屏障功能;有分泌消化酶提高饲料消化率功能;有产生有机酸,调节肠道pH、抑制病菌生长功能。近几年来推广应用的发酵饲料也属于这类,经试验,发酵饲料在改善畜禽健康、增加采食量、改善产品品质、口味方面,表现了良好的功能。各种植物多糖和寡糖类,如果寡糖、半乳寡糖、低聚木糖等,主要功能是促进机体肠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形成;结合和吸附外源性病原菌;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氧化功能。与微生物一起使用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被称为益生素。

   有机酸,包括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数联合使用。参与调节机体代谢循环,增进食欲,缓冲调节肠道pH,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饲料消化率,对一些有害菌有抑制和杀灭功能,提高畜禽抗病预防能力,在生产中已得到广泛使用。

 植物提取物,如植物甾醇、黄酮、植物精油及杜仲、苜蓿等植物提取物,这类提取物多数具有增进食欲,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部分产品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功能,可能成为饲料中抗生素的首选替代品。

 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沸石、蒙脱石、凹凸棒土、膨润土,以及其改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具有吸附霉菌毒素和病原微生物代谢物如细菌毒素的功能,对减轻霉菌毒素伤害,增强动物免疫能力,治疗各类腹泻等有明显的效果。

 抗菌肽、溶菌酶。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参与固有免疫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溶菌酶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克隆、提取而制成,可作为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质,无抗药性。此两类产品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其生产成品高,应用于畜禽养殖还存在着性价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饲料药物添加剂逐步退出,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善饲养环境,降低营养浓度,保护畜禽健康是实现生态健康养殖的根本。规范使用抗生素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开发抗生素替代品,减少抗生素用量,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