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之药性回望–大黄
黄双辉 褚耀诚 刘化森 刘凤华 许剑琴
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兽医药发展研究院
【神农本草经】
气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药性】
大黄气寒味苦。色黄臭香,整肃中土,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气味俱降,阴也。其性走而不守。
【大黄药用】
1、主下瘀血血闭者。血凝则瘀,大黄入心,味苦下泄,故下瘀血。不但下瘀血血闭,且破症瘕积聚。
2、血结则闭,阴不和阳,气血不和,大黄入心主血,味苦下泄,寒热亦除矣。
3、留饮宿食者。在于聚,陈垢不清,肠胃和,则水谷通利,陈垢去,则化食调中。
4、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者。以滑润而能通利水谷,不使阻碍肠胃中也。味浓则泄,浊阴归腑,大黄味浓为阴,入胃与大肠而有荡涤之功,消积下血,则陈者去而新者进。所以又有推陈致新之功焉。
5、通利水谷,调中化食者。《玉机真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阳明胃与太阴脾调和。而食消化矣。胃气安则五脏亦安,故又曰:安和五脏。
6、黄芩为之使,无所畏。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矣。
7、巴豆,大黄均为峻泻药。巴豆性热,大黄性寒。
8、大黄合芒硝同用,可使泻下之力增最而且快速,配黄芩、栀子泻肺火,配黄连泻心火,配龙胆草泻肝火,配生石膏泻胃火。
【大黄配伍】
1、大黄配伍白芷 大黄清热解毒、通便泄热;白芷消痈止痛。二者配伍,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背疽初起、红肿疼痛、大便秘结者。
2、大黄配伍丹皮 大黄逐淤通经、凉血解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淤。二者相使为用,共奏泄热散淤、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痈初起,少腹疼痛等症。
3、大黄配伍当归 大黄活血祛淤;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二药伍用,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在内、胀满疼痛者。
4、大黄配伍附子、细辛 大黄涤荡胃肠积滞;附子、细辛温阳祛寒散结。三者伍用,攻下寓于温阳之中,共奏温阳散寒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衰寒积里实便秘、腹痛、手足厥逆等症。
5、大黄配伍厚朴 大黄苦寒,攻积导滞、泻热通便;厚朴苦温,燥湿散满、行气除胀。二者伍用,寒温兼施,共奏泻热通便、行气宽中、消胀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热实证之大便秘结、腹痛胀满以及湿热下痢、腹满胀痛、里急后重、便带脓血等症。
6、大黄配伍黄连、黄芩 大黄清热泻火解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三者相伍,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吐衄、内热目赤口疮以及湿热黄疸、湿热痢疾等。
7、大黄配伍芒硝 大黄苦寒泻下,攻积导滞、逐淤通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芒硝咸寒软坚,清热泻火、润燥通便。二者伍用,共奏攻积导滞、通便泻热、消胀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腹满胀痛、壮热神昏、烦躁谵语以及胃肠实热积滞之腹痛痞满、积食不下、大便秘结等。
8、大黄配伍肉桂 大黄苦寒攻下,泻热导滞、凉血行淤;肉桂辛热温中,益火温阳、引火归源。二者相伍,寒热兼施,相互制约,相反相成,共奏温阳、泻下、调中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脏腑之便秘、脘腹冷痛;肝郁多怒、胃气上逆之吐血、衄血以及寒热错杂之胃脘疼痛,兼见口舌糜烂、肠鸣便溏者。
9、大黄配伍枳实 大黄攻积导滞,长于下胃肠结热之有形积滞;枳实下气消痞,功专泄胃肠结气之无形气痞。二者伍用,共奏泻热除积、利气消痞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食停之胃脘痞满、腹胀疼痛、大便秘结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淤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毒副作用】
大黄毒性较低,很少有大黄中毒事件发生。曾有报道对大鼠连续给药 3~9 个月,而引起甲状腺腺瘤样变化以及肝组织退行性变化等病变,故长期服用仍应引起注意。其毒性成分有人认为是泻下作用物质以外的其他毒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