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兽医药创新发展论坛西南大学张洪培教授报告节录

第一部分
  
  指导中国猪业健康养殖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猪病专家论中国之猪病:
  
  针对中国迅猛发展的规模化养猪现状和发病特点,中国猪病专家团队在近20年的猪病研究实战中发现:三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即圆环、蓝耳、猪瘟,是中国规模化养猪的主要风险性疾病。 阐明了中国规模化猪场以圆环、蓝耳、猪瘟为核心的多病原混合感染演变过程和发病规律。 提出了中国规模化猪场以控制圆环、蓝耳、猪瘟为首要任务的多病原混合感染疾病防控措施。
  
(二)、中国养猪专家论中国之养猪:
  
  在养猪实战中,中国养猪专家发现中国猪病除了病原微生物和霉菌毒素等造成的损伤性免疫抑制之外,绝大多数包含有抗生素依赖性与惰性免疫抑制,所以中国专家提出了让菌群与菌群相互制约、菌群与动物和平共处的动物与微生物之间和谐与对抗生物链循环理论,提倡少用、不用、关键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生物界和平共处的平衡关系。
  
  因此,一直以来真正的中国养殖专家倡导以生物制品防控特殊烈性传染性疾病、以中草药保健构筑和强化动物非特异免疫能力、以益生菌调节环境和机体菌群平衡的以防为首的三足鼎立无公害健康生产养殖模式,为中国兽药生产企业、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和养殖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三)、中国-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超级大国:
  
  中国,占全世界生猪出栏总量的50%以上,是世界养猪大国,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中药、植物资源。2017年中国母猪存栏量3800-4000万头出栏肥猪6.8亿多头。
  
  中国,消耗了全世界60%以上的生猪,我们有广阔的市场,我们不但要吃掉自己所养的生猪,还要吃掉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所养的生猪,特别是德国、美国、意大利等三大进口国的猪肉,还有大量的走私生猪和猪肉、猪内脏等下水。中国,才是真正的猪肉消费世界级超级大国。
  
  第二部分
  
  中国猪业步入养猪强国之差距
  
(一)为什么养猪大国输给了世界
  
  欧盟养猪业MSY平均25头以上,丹麦达到27头以上,冠军水平33头。20世界初期,中国规模化养猪迅猛发展,到2014年中国猪业MSY平均不足14头,至2016年MSY平均接近16头,截止2017年,中国猪业MSY平均已经接近17头!可喜!可贺!中国猪业正在稳步发展!
  
  近20年来,为什么养猪大国输给了世界?答案在哪里?与世界猪业赛跑,首先要找到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而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答案在这里:中国是世界猪业的疾病库,中国养猪业的起跑线上,复杂的猪病阻碍了我们像蜗牛一样艰难地爬行!我们输在起跑线上!当今的中国猪业,养猪大国,但绝对不是养猪强国!
  
(二)、蓝耳病毒引起呼吸道障碍综合征
  
  巨噬细胞系统在肺部的防御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而PRRSV的靶细胞是巨噬细胞,感染后破坏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摧毁呼吸道防御体系,呼吸道寄生的各种病原和环境中的呼吸道病原乘虚而入,不断增殖、扩散和传播,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感染和呼吸综合征(PRDC)。所以,PRRSV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总开关或总后台。当我们使用各种方法控制呼吸道疾病时,还是源源不断地发生呼吸道疾病,此时应该关注PRRSV以及PCV-2。
  
(三)、蓝耳病毒引起繁殖障碍综合征
  
  1、怀孕初期感染,导致组织自溶胎而返情率增高,间情期延长或不孕。
  
  2、怀孕中期感染,母猪配种后22~109天可引起早产、后期流产、死产、胎儿木乃伊化等。蓝耳病毒感染母猪最可怕的是:
  
  3、怀孕后期感染,胚胎虽未死亡,但弱仔猪增多,经初乳吸收抗体,未见发病,但保育期随母源抗体下降而病毒排出,引起发病、死亡和病毒在本场循环。
  
(四)、疫苗免疫成功的决定性三要素
  
  众所周知,疫苗成功免疫的三要素,取决于疫苗本身的质量优劣、疫苗使用的过程控制和接种对象的健康程度,我们使用的猪瘟疫苗质量世界一流,过程控制完全正确,为什么中国的猪场老是发生猪瘟?回答是肯定的:猪场健康度差,与猪场PCV-2和PRRSV阳性猪群以及PCV-2和PRRSV之间的恶性循环而影响疫苗免疫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
  
  中国猪业步入养猪强国之必然
  
(一)、健康养猪与养猪效益成正比
  
(二)、健康养猪与养猪效益成正比
  
(三)、建立中国猪业三足鼎立健康养殖模式
  
(四)、创中国中兽药第一品牌
  
(五)、配方筛选优化与优质地道药材的选择和管理
  
(六)、复方中兽药制作使用的核心问题
  
(七)、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的制作与选择
  
报告人___张洪培/ 西南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