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坚持用习近平“三农”思想指导新时代中兽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 、“协调发展”的指示:
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形成 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
总书记论述
一、绿色发展的紧迫性。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说:“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三、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习近平在吉林就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讲“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演讲时候,强调: “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第二部分
供给侧结构是实现中兽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措施
农业两大主题:“绿色发展、质量兴农”,
确定乡村振兴战略,着重创建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创新力、竞争力,使我国由农业大国变成强国。
兽医工作目标 :“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
努力提高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高效实施。
畜牧业工作目标“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 以增值为着力点,加快塑造产业新形态。健全饲料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推进药物饲料添加剂减量退出计划。“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食品安全很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讲话强调,要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 安全供给很重要
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趋势
1.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面向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食品安全战略、质量评价体系、产学研融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绿色品牌、标准化生产、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农业科技园
3、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病虫害绿色防控。
4.加快乡村中医药服务。
5.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
三、中兽医工作要以全国兽医工作为中心
中兽医药发展要和动物疫病防控现状结合起来:
于康震副部长在2017年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目前,我们的动物疫病防控队伍、投入、基础设施等综合服务能力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兽医服务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集中力量,以解决疫病防控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上所面临的难题为切入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实现。
1、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加快实现疫病防控方向由“防风险、保安全”向“提质量、促发展”转变。要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紧密结合,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上,重视经济类动物疫病防控,促进产业效益提高。
(2)加快实现疫病防控目标从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要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紧密结合,推动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3)加快实现疫病防控服务主体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要与《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兽医服务主体结构多元化,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多元服务。
(4)加快实现疫病防控队伍从“兼业低效”向“专业高效”转变。要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求紧密结合,探索推动新型兽医制度建设,引导基层兽医由兼业式向执业式发展,逐步建立管理有序、素质高强的兽医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基层队伍素质不高、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身份边缘化等问题。
2、开展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
(1)深入实施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对喹烯酮等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人兽共用抗菌药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再评价,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品种。以兽用抗菌药生产经营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大县和问题多发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行动。
(2)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对猪肉等5大类主要畜禽产品检测9大类70余种兽药残留;对生猪养殖场等5类场所监测大肠杆菌等8种细菌对氨苄西林等18种抗菌药的耐药状况。
(3)选择1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咱们可否)。组织开展《药物饲料添加剂目录》修订工作。
第三部分
充分肯定中兽医药战线取得的成绩
中兽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能提高畜产品质量,改进畜产品风味,且费用低廉。特别是在绿色发展和质量兴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历史悠久,作用巨大
中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资料显示,距今1万多年以前的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了古代家猪的骨骼化石。
1.中兽医药现状:
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以保障农村生产力为主(牛马等);改革开放后逐渐转为保障畜产品供应数量为主;现在转变为保障绿色畜产品及伴侣动物为主。具体表现在:
(1)从以防治大家畜(牛、马)为主转而趋向防治中、小畜禽(猪、羊、禽等)以及鸟兽鱼虫等特种经济动物;
(2)从以个体治疗为主转向群体防治,如鸡的群体用药;
(3)从以防治结合为主转向以防为主;
(5)从以防治疾病为主转向既要防治疾病又要提高生产性能等。目前国内中兽药仅占兽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主要为散剂)国内每年禽用兽药的交易额在180多亿元左右,猪用兽药的交易额在25亿元左右。再加上草食家畜、渔业等兽药合计为200~250亿元人民币,目前兽药厂家生产的各种中兽药制剂有4000余种。
2. 中兽药的研发现状:
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拟增加的新中兽药制剂11个,15年间中兽药品种仅增加113个。
2015年版分为《中国兽药典》分为三部,收载品种总计2030种,其中新增186种修订1009种;第二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共1148种(包括饮片)397种,其中新增9种,修订415种。
3.关于抗菌素耐药和兽药残留问题:
2016年,卫生计生委联合其他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牵头计划对传染病致病菌耐药监测、社区人群细菌耐药监测等卫生系统内部的耐药网络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与农业部门负责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领域的抗菌药物使用、残留和耐药监测、工信部门负责的抗菌药物生产监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的抗菌药物销售流通监测、环保部门负责的环境抗菌素等残留监测等网络进行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我国将形成覆盖人类、食品、动物、环境的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获得整体的耐药监测信息,提高抗菌素耐药管理残留水平。
(二)国际上非常重视中兽医工作
国外对中兽医研究风声水起,有人称为:墙外的花更香。国外对中兽医药,特别是针灸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目前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澳地利都成立了针灸研究会。中兽医传播到欧美国家,开始于兽医针灸。1973 年, 美国成立了全国兽医针灸学会。1974年, 国际兽医针灸学会(IVAS)在美国成立。近40年来, 美国有关兽医针灸方面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1996 年美国兽医内科学会通过了关于针灸诊疗标准, 并且认为针灸是兽医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IVAS已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1800多名会员,会员资格限于兽医师。另外,欧洲法国、西班牙,挪威,加拿大,智利,巴西,葡萄牙等国,都有兽医针灸研习或兽医中药培训。
(三)挑战严峻,问题不少
1、社会对中兽医药人员缺口很大,40万防疫人员,有10万在最基层。而不是没有需求,国家目前以培养全科兽医为主,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强化专科兽医的培养。更加期待社会力量、民间力量、大学、协会来推动做好这项事业,争取大放异彩。(今天这次会议很重要)
2、技术、设备更新缓慢,(开发的新剂型、新品种较少)造成产品老化,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需求,面临关停并转或勉强维持的局面。
3、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兽医药时间少,一般开设60—80学时中兽医课程。目前注册兽医师考试题分数分配是20(中兽医):400(总分)。在没有中兽医师单独考试的情况下,将中兽医和西兽医课按照20:80的比例,比较适合中国的情况。
4、一些人认识不到位, 夏咸柱院士说,“中兽医的诊疗和方药是以中兽医的理论为基础的,并且有不少已为现代医学所解释。但无庸讳言,也有不少尚不能被现代医学所解释,怎么办?我认为对我们尚未认知的事物,最好的态度是努力学习,并且在我们认识之前,不要轻易否定、丢弃,应先保留下来,留待后人去发掘提高”。
5、中兽药新制剂、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明显不够,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兽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够,缺乏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评价方法以及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等,不能适应畜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实现中兽医药现代化。
(四)对中兽医药发展要有自信
国家有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医“治未病”原则很重要,与现代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实际上讲的一样,因此我们要有充分自信,中兽医没有落后于时代,而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利用现代创新体制、现代技术挖掘中兽医宝库。我们一定要有优越感和自豪感。
第四部分
准确把握中兽医药振兴发展的良好机遇
当前中兽医药学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同时也面临着复杂艰巨的挑战,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中兽医药作为唯一完整的传统兽医学,优秀文化应该继承、传承,其防病(防未病)治疗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认同。今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关键年,是“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关键年,中兽医药工作要以满足人民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确保中兽医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不缺位,有特色,见成效,增强中兽医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让传统中兽医为当代公共卫生事业和畜牧业服务”。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 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兽医药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一)国家重视发展中兽医工作
中兽医药发展社会环境越来越有利:
1、社会组织仍然是中兽医药发展主要推动力量。目前“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的理念,使中兽医药发展环境已经成熟,国家重视中兽医药发展,
仍以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发展中兽医药来实现,包括协会、联盟推动发展中兽医药为主,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兽医药的都要鼓励。咱们食药同源联盟成立,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树,要细心呵护;
仍以发展全科兽医为主,这其中包括中兽医药技术,如注册兽医师考试,仍然有一定比例的中兽医试题;
仍然鼓励评定中兽医药技术职称,农业部对中兽医高级职称评定有优惠。
3、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食品需求决定了市场与社会需要。目前人们普遍追求品质质量和风味。追求无抗生素残留食品。这种愿望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这就为食药同源的中兽医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这儿也祝愿中兽医药联盟能为社会、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二)鼓励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但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中兽医药也一样,要像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研究员所提倡的那样,充分认识到“振兴中兽医事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科研创新。
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联盟制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联合攻关,使自己的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咱们创新战略联盟很好,在专科联盟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今后要继续开发新中兽医药饲料产品添加剂,着眼目标,打响品牌,作大宣传,开拓市场。
(三)中兽药发展与国家扶贫工作相结合
利用中兽医药发展优势,参与国家“产业”扶贫工作,不断创新扶贫形式,打造扶贫亮点。借机发展中兽医药工作。 (贫困县、山区,国家有资金,贫困地区缺技术,缺产业,咱们一些企业要发展)。
(四)制定中兽医药规划
农业农村部围绕“质量兴农 绿色发展”开展中兽医药现状调研,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方向。振兴中兽医学要把握好关键环节,补齐短板。
1、向动物保健方向发展。随着社会发展,马兽医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马兽医主要是保健辅以治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14日公布。现在支持在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2、向专科方向引导。在宠物医院对高龄宠物用中医中药维持治疗,对异宠动物的实施治疗等。
3、提升动物产品质量方向应用。用中兽药替代抗生素,减少动物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提升动物产品质量。
4、提升动物产品风味方向研究,促进动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以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
5、促进中兽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五)大力发展中兽医药产业化
开发新的传统中药,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兽药产业。
开发食药同源的饲料,生产品质高的畜牧产品。使畜牧业饲养-产品-销售,形成产业链,这就契合了中央1号文件所讲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及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六)制定和完善中医药标准和生产规范
制定和完善现代中兽药标准和规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中兽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保证中兽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同时制定联盟产品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形成标准体系。 我认为,在这方面中兽医药是短板,或者咱们的标准和现代标准不同步,只是有多少种“中药”,煎熬多少分钟,效果如何等等,比较粗放。
(七)是加强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兽医药人才培养周期长,见效慢,要遵循中兽医药学培养规律,多层次培养,确保中兽医药薪火能相继,根脉有传承,自身建设才能取得重要进步。
同志们,中兽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新形势下,中兽医药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中兽医药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做强做大中兽医药产业方针,抓住机遇、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全国中兽医药工作不断迈向前进,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农业发展谱写壮丽篇章。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马世春